多项研究证明,“超重”的人更长寿。你还淡定吗?

一项跨度为40年,涉及到10万多名丹麦男性的研究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被标记为“超重”的人,比“健康”,“体重过轻”和“肥胖“的人更有可能长寿。
该研究结果于2016年5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质疑了我们目前对健康的一个基本假设,即“健康”的身体质量指数意味着更长寿。

这项由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临床生物化学家BørgeNordestgaard领导的研究分析了丹麦10万多名成年人的医疗数据,这些人在相隔15年的时间内分三组招募。他们发现,在从1976年到2013年的40年分析中,与最低死亡风险相关的BMI从23.7上升到了27。如果你的BMI在18.5到24.9之间,被认为是正常或“健康”的,如果你的BMI在25到29.9之间,则被认为是“超重”。体重指数在30或30以上被归为“肥胖”。研究还发现,即使把年龄、性别、家族史、社会经济地位和吸烟等因素考虑在内,“肥胖”人群的死亡风险与“正常”人群还是相同。
这意味着在过去40年,体重类别与最长的寿命已经从“正常”转向“肥胖”阵营,换句话说,我们分类为“正常”的重量是错误的,体重和健康之间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平时身边总有人把减肥挂在嘴边,超重和肥胖影响的不仅是外观,也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疾病的风险。人们开始有意控制体重,极力把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是,现实是,60岁以后,适度超重的人更健康!
许多中老年人为了控制体重不敢吃油,甚至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食用油就只是单纯的增加脂肪,殊不知,科学界验证,油是人体必须脂肪酸,不仅影响脂质代谢,还影响身体组织器官功能。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自身很难合成,很大部分都是靠食用油获得,另一部分则通过动物性食物获得。所以油类不是不能食用,而是要合理。

BMI是个粗略的个人健康评价指标,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患有心脏病、肺气肿和Ⅱ型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人群中,反而是那些超重者的死亡率最低。对于这种现象,最常见的解释就是超重的人有更多的能量储备来对抗疾病。个人寿命远比身高体重要复杂的多。多项因素的互相作用才会影响个体寿命。
单纯的讲肥胖长寿是片面的,那么就会引起一部分过度肥胖的人自称自己只是胖一点点,过度肥胖的人一定是体内脂肪堆积,脂肪过度堆积必然引起各类疾病,影响健康。在生活中要合理饮食,保持运动,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建议服用有质量保证的保健品,如人参、灵芝类的成分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人参中的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功效成分,经过现代技术的进步,提取稀有人参皂苷的技术渐渐演变,可以提取Rg3(S)、Rg3(R)、Rg5、Rh2(S)、Rh2(R)、Rk1、Rk2、Rh3、aPPD等稀有人参皂苷,有预防癌症、减轻肿瘤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衰老等功效。人参作为“百草之王”,自古就有多重美誉,历代皇帝纷纷追捧,想来皇帝长寿的秘诀和人参也有较大联系。
本文版权归莱菲得稀有人参皂苷健康网所有丨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