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征兆
乳房皮肤干燥粗糙有褶皱,一般正常乳房的皮肤是光滑细腻富有弹性,乳腺癌的癌细胞会堵塞皮下淋巴管,导致皮肤褶皱且塌陷。早期乳腺癌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容易引起注意。因此,经常通过体格检查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乳腺癌预防极为重要。

以下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
1、乳头“坍塌”、内陷
乳头内陷本身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有的是先天发育不良,有的是文胸大小、款式和乳房不匹配的结果。可如果没有任何原因,一直“傲然挺立”的乳头突然间发生“坍塌”和内陷,就需要高度警惕是否有乳腺炎症、肿瘤等潜在疾病。
2、乳房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被诊断为乳房肿块。患者经常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大多是单发,坚硬,不规则的边缘和不平滑的表面。大多数乳腺癌是无痛性肿块,只有少数患有不同程度的钝痛或刺痛感。
3、乳头溢液:
从乳头,血清,乳汁,脓液或停止母乳喂养超过半年的非妊娠发芽仍称为乳头溢液。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和乳腺癌。如果伴有乳房肿块,应进一步检查单侧单孔血性分泌物。同样,乳头溢液也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怀孕和哺乳期的泌乳、服用避孕药或镇静药引起的双侧乳头溢液,以及女性在绝经后单侧或双侧少量溢液等等,都是正常且常见的生理现象。

4、皮肤变化:
由皮肤改变引起的乳腺癌可有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入连接乳房皮肤和深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缩短并失去弹性,拉动相应部位的皮肤,并出现“酒窝标志”即乳房一个小凹陷出现在皮肤上像一个小酒窝。如果癌细胞阻断淋巴管,就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房皮肤上的许多小斑点看起来像橘皮。乳腺癌的晚期癌细胞沿着淋巴管,导管或纤维组织渗入皮肤并生长,并且主要癌性病灶周围的皮肤形成分散的体细胞硬结节,即所谓的“皮肤卫星结节”。
5、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乳头深处或其附近,可导致乳头缩回。当肿瘤远离乳头并且乳房中的大导管被侵入和缩短时,乳头缩回或上升。乳头状湿疹样癌症是乳腺Paget病,其特征是乳头发痒,糜烂,溃疡,结痂,脱屑和灼痛。
6、腋窝淋巴结肿大:
超过1/3的乳腺癌患者入住大医院时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在初始阶段,同侧腋窝淋巴结的淋巴结可能被扩大,分散和促进。随着疾病的进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粘附并固定在皮肤和周围组织上,并且在晚期可以在锁骨和对侧腋窝上检测到转移性淋巴结。

乳腺癌怎样预防
据有关报道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比西方女性提前10–20年,乳腺癌很容易关注这些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生活节奏絮乱
工作压力
情绪紧张
肥胖
未婚不育
年龄30以上长
期口服避孕药
吸烟
内分泌紊乱
酗酒。

预防乳腺癌
1、乳腺癌患者应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如:
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以及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葱、洋葱、芥末、韭菜及老南瓜、醇酒厚味等以免助火生痰。
2、让身体动起来
运动可以使更年期前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减少60%。研究表明,那些每周至少运动4小时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几率降低了37%。

3、戒烟戒酒保证睡眠充足
人体内有一种可以减少烟草中致癌毒物作用的酶,有些女性体内的这种酶活力很低,所以她们一旦吸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乳腺癌。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者乳癌危险性比不饮酒者增高45%以上。因此,戒烟戒酒是很重要的。每晚睡眠时间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睡眠时间充足妇女的两倍。新研究负责人表示,每晚7~8小时的睡眠可保持正常身体节律,有利于降低癌症危险。
4、多吃鱼:
据有关报道:鱼类食品吃得较少的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均较高,而摄取鱼类食品较多的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则较低。专家们说鱼类中含有的一种脂肪酸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所以经常适当地多吃些鱼对预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进食适量糖类以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而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这都对预防乳腺癌有积极作用。
5、多吃水果
适当进食一些新鲜的水果新鲜的水果也可以预防乳腺癌:如:西瓜、杏、苹果、猕猴桃、梨、草莓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维生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而且大枣不仅含有山楂酸等多种抗癌成分。

6、多吃吃十字花科蔬菜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吃菜花、大白菜、甘蓝、卷心菜、西兰花等蔬菜等含有抗癌物质吲哚-3-甲醇可以阻止体内致癌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较多的乳腺癌发病率及复发率可分别降低62%和35%。这类蔬菜中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多酚能起到关键的抗癌作用。
更多有效抗癌食物请看这篇文章http://www.lifeade.cn/news/9.html
本文版权归莱菲得健康网所有丨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lifeade.cn/news/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