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摄入糖分过多对人体的危害,所以日常我们更加注意减少糖分的摄取,可是依旧没有显现什么成效。到底为什么?有一种“毒品”,甚至比毒品更加可怕,在慢慢侵蚀我们的身体的细胞,它是一种我们日常经常吃的东西,比“白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果葡糖浆。

奶茶、饮料、酸奶、雪糕、饼干,大大小小的零食几乎全部含有这种成分。这种杀手杀人于无形中。果葡糖浆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由于果葡糖浆的甜度与蔗糖相当,又有其特性,所以它的应用领域较蔗糖广泛,不但在食品工业、保健食品上广为应用,医药工业、家庭调味品、日用化工等方面都有应用。在所有应用中,食品工业是主要应用领域。
然而他的发明虽然给人类带来味觉的享受,可是也是健康的杀手。自果葡糖浆发明以来美国人的果糖摄入量与日俱增,有调查显示,从1972年每人每年不到0.45公斤很快就增长到了1992年的每人每年28.35公斤,这意味着美国人每天光果糖就吃掉77g远远超过了世卫组织推荐的每日糖摄入总量。

为什么说果葡糖浆不是毒品,但胜似毒品?高果糖糖浆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使人罹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机率增加。高果糖浆的化学结构会刺激食欲,可能使肝脏将更多的威胁心脏安全的甘油三酯输出到血液中。
肥胖的元凶之一。果葡糖浆在代谢中直接被肝脏吸收转化为脂肪,造成饮料易致人发胖。同时,代谢中产生的尿酸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美国研究表明近年来痛风病人剧增与果葡糖浆有关。而且它能麻痹神经,使人一直产生饥饿感,致使喝饮料过量。
果葡糖浆是脂肪肝的主要元凶之一。脂肪肝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影响了约10%-24%的成人。而在肥胖人群中,患此疾者逾半。果葡糖浆造成脂肪肝的机理较复杂。虽然葡萄糖等糖类也能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但其转化速度和程度受控于一种肝脏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即所谓的“限速酶”)。而果葡糖浆代谢则绕过此限速酶,直接进入下代谢。故更容易生成甘油三酯,从而对肥胖和脂肪肝的危害更大。

果葡糖浆是糖尿病的主要元凶之一。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人体还会出现血脂代谢异常,进一步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证实,使用果葡糖浆的国家比没有使用的2型糖尿病风险高出20%。牛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42个国家后发现果葡糖浆消费越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高。
而人参皂苷类的产品不但可以预防糖尿病,还可以抑制糖尿病并发症。人参皂苷具有益智、强心的作用,在神经系统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改善记忆功能、保护脑组织等作用,在心血管系统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

研究表明人参皂苷经过体内代谢后生成的稀有皂苷在抗肿瘤、抗炎、抗衰老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要强于原型皂苷。人参皂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人参皂苷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近年来的在体和体外实验提供了一些证据证实人参对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和一些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Ⅱ型糖尿病导致的脂肪肝,糖尿病脑梗塞,糖尿病心肌病变等都有一定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糖异生作用,胰岛素抵抗改善作用,胰岛素协同作用,胰岛细胞保护作用, 肝脏保护作用,抗炎作用,心肌保护作用,调节血脂作用,改善糖耐, 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神经保护作用,对抗血管病变,抵抗神经毒性,调节免疫力和肾脏保护作用。
本文版权归莱菲得稀有人参皂苷健康网所有丨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